



吊鐘花英文又名Chinese New Year Flower,除了因其花期接近農曆新年,或多或少也源於吊鐘的形態令從前的人聯想到「多子多孫」和「金鐘一響,黃金萬両」等好意頭,成為大家家中的年花擺設。
愛就一定要擁有?今日我們在山上看到的吊鐘花,在上世紀初的香港卻曾幾近絕跡,甚至促使殖民政府在1913年頒佈法令禁止販售吊鐘花,又在30年代把它納入《林務規例》的保護,禁止採摘和管有野生吊鐘花。南下文人葉靈鳳在50年代出版的《香港方物志》便提到,當時吊鐘花有價有市,一棵的售價五十至八十不等(相等於當時一般白領四分一的月薪),故每逢新年前仍有偷斬山上吊鐘花的新聞。只是直到後來,社會普遍覺得「鐘」的諧音「終」不吉利,加上吊鐘花價錢並非一般普羅大眾可以負擔,才逐漸被其他年花取代。


花開花落有時。吊鐘花漸絕跡於年宵花市,反而令它得以在大自然裡自由自在生長,經過若干年的春夏秋冬,以更富生命力更完整的形態和人們在山野之間重遇。除了西貢大枕蓋、大潭紫羅蘭山、沙田十二笏和嘉道理農埸等熱門賞花地點,在香港各處大大小小的山徑,亦不難發現吊鐘花的芳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