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如薄扶林或大潭這些早年興建的水塘,城門水塘範圍內多處水務建設都被列入了法定古蹟或重要歷史建築,加上古老的樹木、竹林、草地,一直都是香港人近在咫尺療癒身心的熱門地方。而在城門郊野公園範圍內,更有一個早在七十年代初由荒廢梯田變成的植物標本林,當中種植了三百多個在本地或華南地區原生的植物物種,以至稀有及瀕危的植物。在這裡,你也會看到包括香港茶、大苞山茶等多種本地野生的茶花。


香港面積雖小,大自然中卻育有多元物種,其中原生的亦有不少。十九世紀英國人開始前往世界各地尋找不同物種,並由中國移植第一株茶花到西方;來到殖民香港的階段,又建立本地第一個花園(即後來的動植物公園)和植物標本室,記錄本地繁盛的花樹,當中也包括了多種本地原生的茶花。剛剛出版的「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珍重香港》,選輯了來自2019年春季號的「Rediscover茶花和一代人的故事」專題,由一朵茶花開始說起,重新發現香港原生植物的故事,又一山人更特意將香港植物標本室提供的早期茶花標本及繪圖,以特別方式再現出來,也希望讀者可以用全新眼光去看待這些香港重要的自然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