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2022

今日幾多號?

#人文專題 #日曆
日曆還可以有什麼用途?

臨近年末,家中大門後早已提前在2022年的月曆後掛上2023年的,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年。不少人家裡的月曆仍然是傳統式印著大大個金漆福字,而且每一日的空格都很大,好讓長輩能在月曆上寫字,像是日程本一樣,記上哪天誰會回家吃飯,或者哪一天要去醫院覆診,還能寫下備註,提醒自己要帶些什麼。有時候回到家中若是看不到他們,看一看月曆便能知道他們當日的行程去向。

在手機時代,你還會在家中掛月曆嗎?仍然維持在辦公桌上放置座檯日曆的習慣嗎?你又有多久沒看過厚厚一沓的傳統手撕日曆?


=

每次走經一些舊式小店,不時都會找到傳統手撕日曆的蹤影,或大或小。日曆紙質粗糙但卻特別薄身,除了按照平日及假期而轉換紅綠色的日期數字外,周邊還會畫成一格格,佈滿密密麻麻的文字。你又可曾細看內裡豐富的「資訊」呢?每日的運程宜忌以外,日曆上還有什麼內容呢?


傳統手撕日曆在過去被稱為「農民曆」,是農業社會重要的生活指南及備忘。運程宜忌固然是日曆上的不可或缺一部分,是無論嫁娶搬遷動土等等挑選黃道吉日的指標。日曆上通常都會標示農曆日子、大小月份、干支紀年月日時、潮漲潮落時間、五行九宮、吉凶時辰等。想想看,如今我們需要逐一在網上搜尋的資訊,他們卻在未有智能電話、沒有網絡的年代,便能從一份手撕日曆中得悉一切,而撕下來那365或366張日曆紙,也沒有半點浪費,可以在吃飯時墊檯、放魚骨、燒柴火......


今日雖然未必很多人再會買一本傳統手撕日曆掛在家中,但新一代的日曆也會盛載年輕人關心的資訊,讓日曆不止是日曆。像近年港台的文創小店紛紛推出一些新款另類的手撕日曆——不但用上設計色彩更強烈的插畫或繪圖,同樣印上當日運程宜忌,也會換上年輕一代較關心的星座運程,而宜忌事項則改為各種生活上的小提醒或小鼓勵,讓日曆變成一本365天的「心靈雞湯」;也有一些會設定不同的主題,在每一頁上傳授一個冷知識,帶來更多趣味....畢竟在新時代下,大家需要和關心的事情都跟昔時不同,種種心思都讓手撕日曆多添其他added value,也多了點人性溫度,讓它有別於純粹功能性的手機日曆。

還有兩天便踏入2023年,你也準備好新一年的日曆,去迎接新年嗎?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