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兒小說為藍本、司徒劍橋主筆的《九龍城寨》漫畫(圖片由司徒劍橋提供)
《城寨誌異》第三章「夢伴」。(圖片由Rex Koo 提供)
想像,城寨可以重生?

九龍城寨清拆超過二十年,不但沒有長埋於歷史之下,從人們的記憶中抹掉,更不斷轉生,這要拜流行文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所賜,通過創作,城寨名聲和地位也隨之流傳不絕,甚至啟發新的文化。

在城寨清拆後,無論香港或海外,不斷有人以對城寨作出不同想像,由小說、動漫、電影、遊戲.....演生出流行文化大量不同媒介的創作,甚至創造出城寨2.0,使城寨品牌歷久不衰,成為一種兼容著東方主義、中華科幻主義和反烏托邦的符號。「幻想城寨」超越了「現實城寨」,城寨得以不死,反而不斷轉生。



互動遊戲《籠》(圖片由Poki Chan提供)

以余兒小說為藍本、司徒劍橋主筆的《九龍城寨》漫畫(圖片由司徒劍橋提供)

八九十年代港產片或西方電影中的城寨,主要是借著大眾對它作為「罪惡之城」的想像,或者在迷宮般的黑暗空間進行刺激的打鬥、追逐。到後來Cyberpunk 成為幻科創作的主流後,包括《銀翼殺手》和《攻殻機動隊》在內的電影或動畫,都以城寨取材,借城寨的狀態去呈現過度城市化及科技進步帶來的禍害。城寨的身影也出現在不少電玩當中,在日本遊戲《九龍風水傳》的場景中,更大量運用城寨室內的狹窄與迷宮的空間,除了還原城寨殘舊的表面外,更加入了後巷、唐樓、戲院、廣吿牌、霓虹招牌等等元素,帶有一種詭異氣氛,也對應城寨內真實生活如黃、賭、毒、醫療診所、雜貨等等,影響了不少人對九龍城寨與香港的印象。

視覺藝術家顧沛然 @Rex Koo在2020年也發表了漫畫集《城寨誌異》。劇情講述在空想的未來、高密度城市裡,一場生死攸關的大轉變正圍繞城市裡勞碌的上班族發生。當中有人打破了日常,意圖以一己之力反抗龐大的制度、有人無視外在環境的巨變,繼續如常生活和埋首工作....神秘的城寨是香港的縮影,內裡每個單位裡面都是魔幻寫實的想像空間,蘊藏無數我們不知道的事。


《城寨誌異》第三章「夢伴」。(圖片由Rex Koo 提供)

互動遊戲《籠》(圖片由Poki Chan提供)

九十後的遊戲設計師Poki Chan開發以九龍城寨為主題的遊戲《籠》(Cage),將城寨從前的日常生活化作遊戲任務和經歷,讓玩家「親歷其境」; 但以遊戲保育文化並非單單覆述全部歷史,而是在遊戲中還原印象中對文化的感覺,令玩家在過程中感知並認識歷史和文化。

夏季號《就係香港》既重溯了當年城寨清拆前的模樣及重建的過程,也採訪了上述多位香港創作人,如何對九龍城寨「再想像」。訂閱詳情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