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內,由ESKYIU創作的裝置作品《PROPAGATION》。
溝通、對話,需要藝術,也需要空間。
經歷了長時間的疫情阻隔後,回歸實體展覽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讓人再一次在現場觀賞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真身,也令人更深刻體會人與人,面對面交流對話,是如此無法取代。
藝術創作的意義可以千變萬化。引發想像和感動之餘,也可為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對話空間,帶來共鳴、連結。已經連續第十年參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太古地產,持續地藉著藝術去連結不同人的初衷,在會場內打造出歡迎觀眾坐下來聊天互動的接待處及貴賓室。2013年由Marc & Chantal設計的《Connection》,運用了170個懸掛半空中的建築方格模型,再現香港街道及建築的肌理; 2014年同一創意團隊又運用有色玻璃和鏡子,把玩光學效果,創作出帶有豐富層次感的藝術裝置《Reflections》;2017年,英國建築師Hugh Dutton用紅色絲帶織造出朵朵恍如飄浮在半空中的花瓣,《Red Flower》為貴賓室的開放空間帶來靈動的生趣。2018年,本地新一代建築師Stanley Siu用上輕巧柔軟的透明布料,《Cumulus》擬出藍天白雲的流動氣蘊。2019年英國設計師Paul Cocksedge創作的《Spectrum》,運用紅藍漸變色彈性膠帶,營造了一個充滿想像色彩的幾何空間.....在日光映照之下,即使在室內,這些糅合了藝術巧思的裝置設計,將人與人,人與自然溫柔地連繫起來。
本地建築設計團隊ESKYIU 於2015年曾創作了裝置作品《Ephemera》,將這個貴賓室塑造成一個可以從不同方向進出流動,結合簡約與複合的美學空間。今年ESKYIU再度受邀主理這個貴賓室的「空間營造」,名為《PROPAGATION》的全新藝術裝置,不但延續其將木材結合工藝的創作風格,同時將英國藝術家Alison Crowther各長三米的《Kissing Bench》結合木材,成為線條起伏變化的座椅裝置,同時充滿當代設計色彩。主理創作的Marisa @ESKYIU 形容: Alison Crowther 的作品運用古老櫸木隨著年月和季節變化的色澤和觸感,牽動人對時光流逝和大自然的敏感。在這個基調上,《PROPAGATION》希望更進一步擴展並摻入新的意義,將貴賓室變成一個「社交平台」,邀請訪客或途人坐下來,去凝視、吸收太古地產在過去半世紀的創意,從而共同思索將來。《PROPAGATION》的名字有著延續和承傳的意味,也是回應經歷疫情挑戰的社會氣候,強調用藝術和文化去連結不同世代的重要性。
參觀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前後,也可以順道到訪太古廣場三期去感受Alison Crowther其他木刻雕塑作品。作品分佈在地下大堂和一樓長廊的公共空間之中,為玻璃幕牆包圍的辦公樓大堂添了木質的溫暖觸感; 此外也可以到金鐘太古廣場及鰂魚涌太古坊,近距離感受 Julien Opie等當代藝術家的公共藝術創作。
現在和過去,人和大自然,從來都沒有分離過,只要你去感受。
*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由Being Hong Kong製作的《相遇藝術 漫遊社區》冊子,將於太古地產接待處及貴賓室免費派發。 更多詳情按此


左:Alison Crowther雕塑作品《Kissing Bench》現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展出。
右:2015年時,ESKYIU應邀設計的裝置作品《Ephemera》
右:2015年時,ESKYIU應邀設計的裝置作品《Ephemera》


左:2019年英國設計師Paul Cocksedge創作的《Spectrum》
右:2018年由本地建築師Stanley Siu創作的《Cumulus》
右:2018年由本地建築師Stanley Siu創作的《Cumulus》


左:2017年英國建築師Hugh Dutton創作的《Red Flower》
右:2014年由Marc &Chantel 創作的《Reflections》
右:2014年由Marc &Chantel 創作的《Ref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