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22

單車城市

#城市規劃 #將軍澳
日常生活以單車代步,在香港也可行嗎?

連接將軍澳東西兩岸(調景嶺至日出康城)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即將於12月11日正式啟用,連接路的主橋在雙程車路旁邊附設單車徑和行人路,將會是全港首條行人路、單車徑、車道並行的海上高架橋。將軍澳區內居民日後除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亦可以考慮以單車代步,沿著將軍澳海濱原有的單車徑或新開的跨灣連接路高架橋,往來日出康城工業區及將軍澳/調景嶺一帶。


對於在港九生活的市民而言,踩單車像是一項週末放假休閒活動,在沙田大圍租借單車踩到大埔大尾篤主壩,又或者沿著近年開通的屯門至馬鞍山共60公里的單車徑網絡,嘗試不同的單車路線——從屯門踩到上水粉嶺,又或從馬鞍山踩到上水粉嶺,甚至踩入元朗屯門,再跨區還車;對於新界和新市鎮的居民而言,對單車徑絕不陌生,是沿著河畔漫步時總會看到的配套設施,而隨著近年共享單車變得普及,即使沒擁有一部單車,也能在所住地區尋找附近閒置的共享單車,以單車代步穿梭於社區之中。


今年8月公佈的Global Bicycle Cities Index(全球單車城市指數)中,香港在90個傳統認為適合踩單車的城市中,僅位列第84位,衡量指標包括單車使用率、單車基礎建設質素、安全指數、共享單車數目等。雖然近幾年屯馬單車網絡開通、將軍澳跨灣大橋又落成,上月發展局又公佈將進一步擴展單車徑網絡,計劃沿著青山公路興建臨海單車橋和隧道,以連接原有的荃灣海濱段和屯門路段,再銜接現有的屯門至馬鞍山段,正式貫通新界東西⋯⋯但現有或即將興建的單車徑,主要集中在新界新市鎮,在商業活動繁忙的港島和九龍地區,以及港島海濱、觀塘海濱和啟德發展區等路段,只能引入行人和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騰出行人路空間予踩單車的市民,但「人車爭路」,安全或成隱憂。


以上種種原因,都影響到單車只能維持在休閒活動性質,而無法變成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選項,再加上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一直以來都不大方便市民攜同單車一同乘坐,例如登上地鐵前需要將單車摺起或拆前轆,不能手推或踩踏單車進入港鐵範圍,並建議只在車頭車尾上落車廂等;另一邊廂,雖然共享單車變得普及,街上的單車泊位卻遠遠不足,所以經常會看見共享單車隨處「躺臥」在路邊。

在興建單車徑以外,香港距離成為全面的「單車友善城市」,看來還有很遠的路。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