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紙本
-
Blog
-
Collaborations
-
Shop
-
About Us
︎
︎
20/11/2022
出旺角行街
#人文專題
#旺角
#商場
#街道建築
「出旺角行街」,也是你的年代回憶嗎?
去旺中掃街(吃小食)、去瓊華買衫、行信和買明星周邊、行潮特睇波鞋、行兆萬格仔舖買化妝品睇Figure、在西洋菜南街影黑白相、地庫影貼紙相玩籃球機......對於一眾八、九十後,甚至現在的千禧後或許都不陌生,是一份跨越中學到大學階段的共同回憶。放學或放假總喜歡相約在旺角,嬉鬧度過下午時分,每人或多或少都在旺角街頭或商場留下過足跡。
旺角商場林立,且各有不同主題,整個商場或整層集中售賣某類型的產品——貨品都放在走廊之上,在哪一間買好像分別不大,大家卻都會有自己經常光顧的店。跟從著電動樓梯的分佈安排,每層總需走一個大圈才能找到下一條電動樓梯,而遊走在如迷宮般的狹窄通道之中,無論去過多少次,都不知道到底這些舖頭有沒有店名,下次卻又莫名地能兜兜轉轉找回同一間店舖,這也是舊式商場的特色所在。
如今說起「行商場」,總會先想起如朗豪坊、奧海城、MOKO等毗鄰港鐵站的大型商場,走在光鮮亮麗的地板之上,兩旁盡是一間接一間的連鎖品牌、大型品牌或食肆,甚少會再專程約朋友一起走入旺中、信和、兆萬、潮特閒閒逛逛,就連那條曾滿佈黑白相攤檔、唱歌跳舞表演的西洋菜南街,也不再是行人專用區。人流雖比以往少,但若在放學時段到訪,還是能看到背著背囊、身穿校服的中學生們,三三兩兩地遊走在格仔舖、CD舖之中,興奮地討論各自喜歡的貨品——雖然商場的舖面翻新、貨品種類也有改變,但放學後、補習前後到附近商場走走這個「傳統」,或許從未改變。
昔日地庫至二三樓均開滿不少波鞋店、服裝店的潮流特區,如今幾乎十室九空,三樓甚至因沒有足夠租戶而暫封;旁邊的兆萬雖冷清不少,但每層的特色依舊,美妝、玩具、衣服還是能一一在此找到,而店主們表示因為樓上開滿食肆餐廳,傍晚時段還是會有不少食客順道前來逛逛;信和中心依舊是明星周邊和玩具模型的「天堂」,只是周邊產品的面孔早早換了幾批,還出現了新款的扭卡機取代過往的Yes卡機;至於另一邊的旺中,最大的轉變或許是開滿了美甲店和小食店,不少人都是因為想「掃街」才久違地走進旺中逛一趟。
大型商場林立,而網購亦變得普及且選擇多元,但漫無目的地「行商場」、「掃街」、扭閃卡、玩籃球機、弄美甲、釘耳洞,這種種昔日商場內的體驗性活動,卻是網上購物和大型商場無法取締的部分,而能夠把這些特色保留,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會否就是旺角商場能夠繼續興旺,不至淪為死場的秘訣?
<
返回
首頁
紙本
Blog
Collaborations
Shop
About Us
Follow Us
︎
︎
Contact Us
︎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