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2022

路德圍食街

#飲食生活  #荃灣
民以食為天。任城市如何發展,「食街」卻總在各區中佔一席位。荃灣路德圍便是一個好例子。

50年代起,製造業開始發展成為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而當時的荃灣正是早期發展其中一個主要工業區,坐擁全港最大的紗廠和染廠,是紡織業的中心地帶;60年代初,政府公布發展荃灣的計劃,希望打造毗鄰九龍市區的荃灣,作為香港首個衛星城市(後來觀塘成為第一個衛星城市),為香港急速膨脹的人口提供更多居住空間;到70年代初,荃灣連同沙田和屯門納入第一批新市鎮發展計劃,在區內興建各種公共配套如學校、康樂設施等,打造成自給自足的新市鎮。


由於荃灣的發展計劃橫跨荃灣、葵涌和青衣多區,並受山勢海岸所限,當年發展時只列荃灣為三區中的核心地區,但並沒有特別劃分市中心地帶——這與同期的沙田、屯門和後來發展的新市鎮大大不同,無論是商業區還是公共配套,都並非集中在同一帶。因此現在的荃灣區更像是由多個商業圈組成,並由龐大的行人天橋系統接駁起來——靠近荃灣港鐵站的,是較舊式的商住地帶,另有圖書館、政府合署等配套;鄰近荃灣西港鐵站的則是大型商場的集中地,亦有大會堂、法院、醫院等設施。此外,各個商業圈亦有各自的「飲食生態」,分別坐擁公共街市或露天墟市,和食肆林立的「食街」位置——靠近荃灣港鐵站有路德圍的地舖;靠近荃灣西港鐵站則有大壩街地舖和各大商場內的食肆。

路德圍本是一條街道名,但坐擁有利的地理位置,附近街道皆為行人專用通道,整個範圍被附近舊式「下舖上居」的商住混合樓宇包圍,而統一劃分發展並統稱成路德圍。這一帶多為於70年代落成的舊式樓宇,相比鄰近荃灣西站一帶,過往開在路德圍的食肆亦較地道、充滿港式風味,如懷舊冰室、粥檔、打冷舖、港式糖水店、餃子米線店舖等。隨著路德圍一路發展成食肆集中地,加上2018年起引起城中熱話的豆腐花價格戰,兩間位於路德圍的豆腐花店以$2或$3售賣豆腐花,吸引大量人流排隊購買之外,亦吸納更多街頭小食店、台式茶飲店、咖啡廳等遷進路德圍,發展成適合「掃街」的步行街。


今年3月,持續了4年的豆腐花價格戰因疫情嚴重影響生計而落幕,回復原本售價,路德圍的食街生態又會否掀起變化?但相信不論怎樣變遷,即使新型食肆進駐,對於附近住宅和商業大廈而言,路德圍仍是附近一帶不可或缺的飲食地帶。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