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時期,清晨六七點便要頂著寒風回校上課,總喜歡到家附近的便利店買一瓶玻璃瓶維他奶,又或到點心店買蒸包,一邊暖手一邊吃早餐;午飯時間又會到日式便利商店的熱飲櫃買細細罐的粟米湯。踏入冬天,吃街頭小食也是另一番風味,同樣的燒賣和咖喱魚蛋,同樣的煎釀三寶,同樣的腸粉豆漿,但即使只是在等待食物的時候,看著店內冒著的霧氣和油鑊裏的滾油,也感覺蹭了一點暖意。




近年香港的冬天,一般只有幾天至一星期不等的寒冷天氣,大部分日子還是和暖得可以依舊穿薄上衣。在難得的冷天氣下,大家都會紛紛趁凍打邊爐、吃煲仔飯。冬天走經中環士丹利街、深水埗石硤尾街,總見不少人毫不怕冷地,坐在街邊吃鑊氣小炒、煲仔菜——或許是食物暖身之外,各攤檔冒出的熱煙也溫暖了整條街上的食客,畢竟街頭飲食還是越凍越有風味。
這個週末的氣溫將久違地驟降至十度以下,你又想好要吃什麼度過這「難得」的寒冷天氣了嗎?還是先來一杯雪糕,以寒治寒呢?
這個週末的氣溫將久違地驟降至十度以下,你又想好要吃什麼度過這「難得」的寒冷天氣了嗎?還是先來一杯雪糕,以寒治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