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22

上下天橋

#文化藝術 #街道建築
平日走在街上,你會否抬頭看天橋上的人邊走路邊做什麼呢?行走在天橋上時又會否觀察旁邊的人,甚或橋下的人呢?香港一共有1,563條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幾乎走在那一條街上總會找到天橋的蹤影,若是仔細觀察,每道天橋上能發掘到的故事或許堪比街道一樣有趣。

「香港是一個有很多天橋的城市,天橋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在做不同的事情,跟橋下的人又會形成一個對比,像是兩個世界。」年屆86歲的水墨藝術家朱興華,曾任職於香港青山醫院,擔任精神科護理員,喜歡在工作和生活上觀察身邊的人與事,並把所見所聞加以想像,融入創作之中,尤其喜歡以城市中縱橫交錯的天橋為背景或題材。


《上下天橋》以熟悉的水藍色作畫,一看便令人聯想到那道人流如鯽的中環至半山那條自動扶手電梯天橋和天橋周遭的玻璃幕牆高樓大廈,只見天橋上有人專注看著手機、有人身穿西裝洋服互相聊天、有人神色匆忙拿著外賣膠袋,與橋下撐著雨傘慢行或佇步在牆壁前的人群形成很大對比,卻倒是這個城市的真實寫照。「另外一幅(《獨木橋》)是以前啟德舊機場那邊,那裡其實全部都是水,有一大片海,但我在海上想像了一道獨木橋,把人物角色一個一個繪畫在獨木橋之上,畫他們各自做不同的事情——天橋就像是一個城市中的舞台。」


除了天橋,從朱興華的作品中亦能一窺他熟悉的居住社區。「我在廟街那邊住了幾十年,平時就坐在榕樹頭下,看著天后廟裡的人。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婆婆戴著圍巾,便把她畫進去,再幫她搭配一個雪景,感覺便更悠閒了。」朱興華把這幅畫作名為《可愛的婆婆》,而喜歡遊走在現實世界中觀察,再發揮小宇宙想像創作,早已步入杖朝之年的朱興華,事實上也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伯伯。


可惜疫情蔓延將近三年,眼看著商舖總是關門不營業、街道寂寥不見人影的畫面,朱興華感覺世界像是停頓了一樣,而在一片空蕩蕩之中,每天看到的景象和生活都像是一模一樣,沒有以前來得豐富多變,是以轉為嘗試了一些在城市觀察以外,自己一直渴望繪畫的題材,以人體美學、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然而近年已久沒執筆創作,等待著城市「復甦」。或許就如他畫上打油詩所寫,人人總「祈望今年好」,只是今年又復明年,「災難何時了,還是等著瞧。」香港城市中各條天橋舞台上何時能有新角色出場上演新劇目呢?


《朱興華:赤子爾我》
日期:即日起至11月5日(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半(星期六提早下午6時關閉)
地點:漢雅軒 @hanarttzgallery (葵涌工業街17-21號美安工業大廈2樓)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