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咀洲,很多人或曾聽說過因應潮汐出現的連島沙洲、旁邊的半月灣沙灘、以及滿佈珊瑚的潛水勝地。島上早已沒有村民居住,每逢週末總是人頭湧湧,還有外傭姐姐會結伴到訪,在沙灘上紮營過一個寫意下午。而距離不遠的鹽田梓,則以島上的天主教教堂和旁邊的紅樹林而為人熟悉,平日和週末都有不少人會專程前來教堂拍照,再順道吃碗豆腐花。那麼在景色、食物、打卡拍照以外,曾到訪的你對這些地方還認識多少?而未曾到訪的你,又有否聽聞過這些島嶼呢?


為期三年的西貢海藝術節將於今日(16/11)正式展開,第一年的藝術節選址於鹽田梓和橋咀洲,隨後兩年則擴展至西貢內海另外兩個島嶼:滘西洲及糧船灣,分別在四個島上展示結合島嶼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的藝術作品——由在島上選址、選擇島嶼文化特色,到創作藝術品,每一個步驟都有邀請村民分享他們的看法、經歷和島嶼的歷史故事。參加者需要親自在島上遊走,尋找這些散落四周的展品,從而在過程中加深對島嶼各方面的認識。
鹽田梓上,藝術家陳家俊 @josephchandesign 的《流水龍骨》,重現鹽田梓昔日大型鹽田內的「龍骨水車」,讓到訪者能夠在如今的鹽田旁邊,踩著腳踏感受昔日用人力把水運到鹽田的方法;公共空間設計藝術家郭達麟 @kwokdylan 根據村長和村民的記憶,把荒廢的舊足球場重新除草修復,並在原先的足球場上搭建像天主的雙手形狀的迷宮,扣連鹽田梓自19世紀的天主教信仰背景同時,亦令像村長這一輩第八代村民的兒時回憶再現;藝術家黎慧儀以影片記錄口述歷史,在《回憶的味道》展覽中重塑如鹽田梓這些客家村落中客家女性的生活回憶。來到橋咀洲,繪本畫家貓珊 @maoshanconnie 聯同藝想陶瓷工作室 @st_james_creation 的「師傅仔」們,以橋咀洲因昔日位處火山邊緣而形成的「菠蘿石」、島上的動植物等,創作出不同的陶藝品,也繪畫了橋咀洲的故事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