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ffiti的本質是在公眾地方自由表達。當城市管理益發追求整潔和秩序,塗鴉,尤其是那些語帶控訴的,就如同城市裡其他聲音,似是隨時會被洗擦消失,剩下一格格不同灰道的正方體,卻又始終一直在身邊,甚至在人們的腦海刻成剌青。


這裏所指荷李活道一帶的壁畫和塗鴉,包括了對上的士丹頓街和對下的結志街,甚至再遠一點的伊利近街。近中環一帶的地段較為商業化和喧鬧,而且街道結構以大斜路為主,所以相對上大型打卡式壁畫和店舖的廣告壁畫比較多。再走遠一點,城皇街和樓梯街的長命斜樓梯有不少塗鴉作品。上環仍保持着舊社區肌理,建築物較中環疏落。壁畫則集中在上環普慶坊、四方街、西街和太平山街一帶,會出現在住宅和小店當中。至於塗鴉作品則集中後巷街道,包括華賢坊、水巷、東街、西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