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聽到『亞洲藝術』會以為我們會收集藏品,他們都看漏了後面『文獻庫』三個字。」館藏總監Elaine笑說。走進AAA,映入眼簾的不是像博物館般陳列的藝術品,而是分門別類放在書架上的參考書籍和文件箱。東亞國家如中日韓等地的知名藝術家,固然自有博物館會收藏他們過去種種的創作,然而亞洲範圍廣闊,各地還有很多「invisible」未被留意的藝術家和他們的藝術概念或作品。「我們就是去找這些invisible的主題,填補那些空隙,還有那些本身很難archive的藝術作品,如performance art(表演藝術)。」近日舉辦的《群策群學》展覽,便與雅加達基層辦學藝術團體Gudskul合作,其中一件作品乃是透過拍攝不同形式的錄像,如Tiktok、訪談影片等,去記錄他們聚集在街頭所表演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