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無處不在,只要繼續尋找。

四年前的八月盛夏,《就係香港》季刊終於面世。沒有多想市場,更不顧有限的幾人之力,籌備大半年後,戰戰競競的,我們拿出了試刊號與大家見面。

由想像變成實體,試刊號內容上有很多不足,製作上也充滿瑕疵,但無論結果如何,過程中編輯團體認真經歷了REvisit /REthink/REcreate的考驗,嘗試去做一份連自己都未曾見過的紙本雜誌。當然中間要感激很多朋友和創作人不計酬勞的幫助,「紙本、文本、人本」的構想才能實踐。


四年來,我們踽踽前行,在人手和資源的緊絀下,每一步走來都不易,有時甚至會抱著將每一期當作最後一期去做,不讓自己將疲累當作借口而鬆懈。幸運的是,每一期季刊出來,無論主題或質素是否如他們期待,朋友們、讀者們、以至發行商及零售書店,每次都對我們投以信任,且予以支持。


更幸運的是,《就係香港》的讀者層面,包含著不同年齡、界別、性格和興趣。雖說紙本已非媒體主流,在空間和時間都極有限的香港,他們仍然願意把這份每期近三百頁的紙本帶回家去。如果說《就係香港》是近年雜誌及出版界的異數,一切其實來自大家對於這個地方的情感。


就係香港的屋仔logo,設計意念源自本港街頭巷尾的水掣位置圖,雖然記錄的是尋常食水或鹹水街井位置,卻有變化多端的組合形式和位置分佈。水務署近年早已用數碼系統去取代這些屋仔標誌,但只要細心去看,還是可以在城市不同角落找到它們的蹤跡。一如香港故事,只要繼續發掘,仍然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一路走過來,在香港成長,我們經歷了這個地方的繁榮,歲月令我們更清楚自己的信念。我們仍然對人對生活充滿好奇,我們對香港仍充滿期盼和希望。通過Being HK《就係香港》季刊紙本為核心,並輔以網絡平台及實體活動,發掘未完的香港故事。」

四年前創刊時我們寫下這樣的話;四年後的今天,城市經歷了各樣變遷,編輯團隊也有了變化,出版之路也沒有變得更順暢平穩,但我們依然希望繼續發掘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也希望有你們一路相隨,實現可以實現的。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