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2022

迷失在這場指示牌遊戲

#人文專題 #鐵路
東鐵綫過海段上月初通車,金鐘站擴展數個新月台成為「超級轉車站」,紅磡站亦棄用舊火車站月台,改用港鐵站新月台。你可有試過在車站或月台迷失方向?

要順利在過海段車站轉綫,乘客必須抬頭觀望,緊跟指示牌,但各綫月台間相距甚遠,譬如乘東鐵綫到金鐘站轉乘港島綫,要步行約100米走廊,再乘坐扶手電梯才能到達,中途還須留意是否錯誤搭乘通往大堂出口,或同綫另一方向的電梯。一旦走錯路,便須回到原本樓層再搭乘正確電梯。雖然沿途有指示牌,但穿梭在四層月台之間,未能一時間熟習路線的乘客難免迷失於偌大的車站中。


鑑於在現有指示牌之下,乘客仍會容易迷路、走錯,站內會見到為數不少的黃衣車站職員幫助指引方向,分擔本來由指示牌肩負的責任。在金鐘及紅磡站新啟用部分,無論是否繁忙時間,車站職員都需要在車站營運時間長期站立,手扶比人更高的指示牌。年長市民不時走近,問道:「上面係咪就係東鐵月台?」「點去以前搭過海巴嘅出口?」職員會耐心地解釋紅磡站以往的出口已被取締,指引問路者怎樣前往新月台,要乘哪條扶手電梯,哪邊才是正確方向等,換來的或是一聲謝謝,或是一句「咁麻煩」。

從前慣坐過海隧道巴士接駁東鐵線的市民也會發現,改用新月台後,由紅磡海隧出口的天橋步行前往港鐵新月台,不但路程長了,天橋走廊上幾乎沒有指示,又要經過紅磡站大台內的各式商店食肆,才能下行到新月台。「車站商場」內亦分佈著各種搶眼的廣告招牌,在錯綜的視覺下,變相令混在其中的車站指示牌變得不起眼,無論什麼年紀,乘客向職員直接查詢,的確比自行摸索方向更方便快捷。


在其他城市的車站,甚至細心如日本,也鮮會遇見車站職員在月台以外的範圍,純粹擔任指引方向的角色,乘客大多只靠路牌便能自行找出路向。既然已有指示牌,為何港鐵車站內仍需要動用職員引路?除了能讓長者直接查詢方向外,車站內的直立式路線圖、月台列車方向及出口指示牌等的設計是否清晰易明亦有關係-----一般的交通樞紐如機場、鐵路站和巴士客運站等,均滿佈各式各樣的指示牌,設計需要考慮顏色、標誌、大小及位置安排等是否顯而易見,還會配合車站廣播,引導乘客。

若車站指示牌的設計更加簡明清晰,細心考慮市民的使用習慣,或者可以減輕職員的負擔,也可減少市民迷路的可能性?

圖/文:子希(實習生)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