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22

兩餸飯

#飲食生活  #荃灣
在不同時期,兩餸飯都在香港人的生活裡,亦隨著時代需要而變通。

記得學生時期,在學校飯堂購買兩餸飯是一場賭博,也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兩餸飯的菜式選擇每天都總有些許不同,但總要去到飯堂才知道那天有甚麼選擇;排隊買飯的時候,要趕在輪到自己之前想好,但實際走到一盆盆食物面前時,經常又會臨時改變想法,往往會被負責夾菜的員工叔叔姨姨在附送凌厲的眼神。儘管如此,方便、實惠、有菜有肉、白飯可多可少的兩餸飯,仍是不少學生的午餐和晚餐之選。同樣,坊間亦有不少兩餸飯店,在人口密集的舊區開門營業,為街坊、附近工作的人士、學生等提供經濟實惠的兩菜一飯一湯。


第五波疫情下,餐廳晚市再度暫停,早午市需再次執行二人一檯的安排,不少市民都傾向留在家中進食,飲食業只好在逆境中靈活變通,希望能刺激營業額,以應付租金、人工、食材、燈油火蠟等各種開支。配合市民的改變,部分潮州打冷店、酒家、中菜餐館紛紛轉型售賣兩餸飯外賣,提供多種款式、另類特別的餸菜選擇,將本來的打冷菜式、海鮮、酒樓小炒等款式以兩餸外賣形式出售,吸引不少市民關注和支持。而在兩餸飯關注組的興起下,更多人留意到傳統兩餸飯店和新加盟的轉型餐廳,部分餐廳更是大排長龍或早早售罄。

兩餸飯的特色在於家常和多元,故能吸引不同年紀、不同職業、不同需要的顧客。上班一族放工後買兩餸飯盒回家,特意選一菜一肉,既照顧了健康營養所需,亦省卻了自己在家煮食的時間;有退休的姨姨結伴購買一盒兩款淨餸回家,兩款都是烹煮程度頗複雜的肉排小菜,分享道:「洗米炒菜倒是容易,但要在街市買肉排再回家花時間烹煮卻很難,同樣價錢也未必能買到材料。」有附近街坊趁晚市結束前到餐廳叫一客三餸飯,店員熟練地多加一勺白飯,甚至豪爽地在白飯上盛上餸菜。即使是下午時段,兩餸飯店仍是人流絡繹不絕,廚房亦一直未停手換上熱騰騰的菜款。


其中一間兩餸飯店老闆笑說,最近朋友都跟他說多了人關注兩餸飯,肯定賺很多。他解釋道:「人流、人龍對兩餸店鋪而言是必需的,不然連維持生意也做不了。疫情下食物成本增加,餐廳同樣也承受成本上漲的壓力。要維持便宜價格,便要多賣、多人光顧。」價廉物美的兩餸飯背後或許是一套薄利多銷的理論,而一眾兩餸飯店則在他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找出平衡之道,為一眾市民提供基本生活所需。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