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一個似乎已垂垂老矣的街區,五年前卻開始蛻變。以大南街為起點,紛紛出現了咖啡、手作、畫廊、唱片等特色小店。五十年代開業的聯昌皮號,也由從前的貿易批發,開始轉型為零售,以吸納新一代的皮革手作人及設計師。然後又有文青店「合舍」和走創意藝術路線的Openground等複合空間先後進駐,令出現在大南街的人群屬性,有了明顯的轉變。舊行業轉型,新世代營造的空間,在性質和設計風格上都跟原生在地的大不相同。哪怕是一個招牌字款的選擇和佈置,都看得出兩種取態。
秋季號《就係香港》以字為主題,從不同角度探討字體與香港城市文化的關係,其中的大南街圖片故事,攝影師 @Berthawangg從字體筆觸出發,觀察街上新舊店舖、氣氛迥異的路段,不同世代以及來自各樣背景和階層的人的互動,希望能呈現在新舊碰撞之下,這個社區的多元性和生命力。
訂閱詳情請按此
訂閱詳情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