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1999)
一個城市,就是要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聲音。

最近上映的《七人樂隊》,集合由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峯、林嶺東和徐克七個導演用菲林拍攝的短片。由上世紀50年代到2020年,七個作品各代表香港一個年代。烈日當空下的天台、由小朋友看舖的路邊糖水檔、電車上層的倒後風景、令人迷路的中環鬧市、全民皆股的茶餐廳、像籠中籠的白房間……每個選景、每個鏡頭都呈現導演各自眼中的香港,但只要把它們拼貼重疊,便會聽到一曲城市交響樂。


《黑社會》(2005)
《文雀》(2008)

若說電影是現實世界的一面鏡子,幾年過來,我們的話變少了,但沉默便代表認命嗎?「做,做才是最重要。自古成功在嘗試。一個衝擊過來,就看你夠不夠硬淨。活在這時代,不甘心就不要扮甘心,每場仗都要輸得心甘命抵。我活著,因為我是我。」杜琪峯曾經在一個專訪中談到自己如何應對時代的衝擊。若把這話放在當下,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盡做」吧!有人選擇遠去他方,為自己為下一代尋求心中那塊自由樂土;但同一時間,堅持為這地方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甚至毅然為此捨棄安穩的人,也比以前多了:有人開書店賣在連鎖書店看不到的書、有人傾注心力拍出有質素的本地電影、有人開裸賣店向大眾宣揚環保概念,也有人在持續出版一期又一期的免費社區報....以前這些都很難獲得理解,但現在大家很多時都會送上祝福,甚或暗暗地羨慕對方邁出了自己不敢踏出的一步。不是認命,只是換個方法,各自繼續努力。


《柔道龍虎榜》(2004)

一百人有一百種聲音,但大概這種「包坳頸」就是杜琪峯眼中香港人的共同特質。杜琪峯電影裡的角色性格、背景迥異,但當面對逆境,都總會奮力抵抗。《柔道龍虎榜》小夢(應采兒飾),為了當歌星的夢想,一路由台南、台北、香港,再去到日本,處處碰壁卻從未放棄。她的堅持甚至感染了原本意志消沉的柔道高手,使他再次站上擂台上。在困難中尋找出路,當中自然會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暗戰》張華(劉德華飾)敵不過自身絕症,但仍然瞓身投入一場72小時鬥智鬥力的遊戲為父報仇。《黑社會》裡的古惑仔飛機(張家輝飾)被逼令吃下湯匙,當下選擇逆來順受硬食,卻在日後拚老命做出成績。杜琪峯鏡頭下的香港人,好硬淨。


藝術家周俊輝 以「重讀杜琪峯」為主題,用漫畫方式重現 《黑社會》、《文雀》、《柔道龍虎榜》、《暗戰》四部杜sir經典作品裡,不同人物各自對抗命運的方式。 掛畫和明信片詳情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