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22

天星沙龍

#文化藝術 #渡輪
可有想過,登上天星小輪,離開市中心範圍的維港,去發掘這片海港更多故事?

天星小輪至今開辦已124年,每日載客來往尖沙嘴和中環/灣仔,不少人總喜歡選擇以天星小輪過海,一邊感受著海風,一邊欣賞沿途景色,看著海浪拍打船身,看維港兩岸的景色,碰上黃昏時分或許還能捕捉到夕陽光線照射在文化中心的一瞬間——這短短七至八分鐘的船程對香港人而言總不陌生。那麼假如能坐兩小時的天星小輪,離開尖沙嘴、中環灣仔一帶,遊一遍維港,又會看到什麼景色?


傍晚時分在中環碼頭登上世星號,小輪徐徐向葵涌青衣一帶出發,慢慢看著兩旁的高樓建築越來越少,眼前景色變得開闊,而且剛好是迎向日落的方向,艷紅色的夕陽慢慢落入遠處的海面。夕陽落下之際,小輪亦慢慢穿過昂船洲大橋橋底,駛進藍巴勒海峽和貨櫃碼頭一帶,除了近距離看到軍事用地昂船洲的景色,還能眺望兩邊堆疊著的貨櫃和移動貨櫃的吊臂,又需停下來讓行駛中的大型貨櫃船在我們眼前橫過。自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一直擔當著全球主要貨櫃港口角色,1980年時葵涌貨櫃碼頭更成為全球第三大貨櫃港。雖然如今吞吐量下跌不少,卻仍是香港、珠三角和華南一帶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


離開貨櫃碼頭範圍後,天色尚未昏暗,在汀九近水灣一睹第一代的天星小輪「世星」和船塢,是平日維修天星小輪的地方,而沿青山公路分佈的汀九近水灣,以及沿路多個海灘,在五六十年代時本地人郊遊新界游水渡假的熱門地點。從海面向陸地望去,跟平日只能從行走青山公路或屯門公路的巴士上遠眺,又有不同。之後小輪沿著青衣島轉向,準備回航中環碼頭,途中會穿過汀九橋和青馬大橋,從海面上以另一個角度觀看大橋——青馬大橋是全球第16長的懸索吊橋(Suspension Bridge),連接青衣和馬灣,最大特色之一是行車鐵路兩用。如從海面上遙望,偶爾還能看到東涌綫和機場快綫的列車駛過閃爍的燈光。


雖然坊間常笑說,維港越來越窄,若再填海下去,可能再沒有維港。這片海港的範圍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廣闊,景觀比平時用渡輪橫越時看到的更多元化,而背後值得探索的歷史十分多層次。

今屆建築雙城雙年展 @uabbhk,懷疑人生就去 @doubt_walk、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 @hkicon.hk 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cachehk 共同策劃了「天星沙龍」的活動,希望帶著參加者用兩小時遊歷一遍維多利亞港,透過建築景色認識多年來圍繞著這片海港發生的故事。





《天星沙龍 重渡維港》導賞
日期:2022年10月7日 及 10月14日
時間:下午5:30-7:30
集合地點:中環碼頭
報名詳情:bit.ly/3ByIgVs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