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給你一枝雙頭筆,你會想街頭寫下什麼?
街頭字體可以見到一個人性格,也能反映城市的生活所需和集體心聲。近年坊間出現不少記錄香港街頭手寫字的專頁,兩年前建立香港街頭手寫字觀察 @nei_se_mud_ah(意即:你寫乜啊),本身從事建築設計的Captain說,「在城市裡,文字的造型和形式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影響著城市外觀;而字也盛載著獨特的意思,可根據內容看到人們在想甚麼,為何要寫在這裡。」


偶爾會看到一些馬路上的緊急告示,例如一張放在路邊的「水務維修交通改道」手畫告示——黃色紙配上黑色Marker筆,加上被填滿顏色的箭嘴,使指示一目了然,「大家可能會無咁認真地看待手寫字、覺得比較RAW,但我很喜歡手寫字的靈活自由。」手寫字或許不完美、有瑕疵,卻都是可遇不可求。從一筆一劃、用力的筆痕中,除了感受到人們的溫度和情感外,亦為循規蹈矩的都市環境增添一點突兀或新鮮感。


香港街上觀察 @hkurbanrecord是另一個引起甚多迴響的專頁,內裡充滿著與情緒相關的街頭手寫字句。在兩年前開創專頁的Marcus形容:「越emo(Emotion)就越多人鍾意,可能大家都是M底(受虐傾向)?」
兩年前開始的專頁至今已有七萬多人關注,發表超過450個圖文故事,但Emo並非Marcus的流量密碼取向,而是與人們互勵互勉的一種方式。白牆上的一句「寫低你嘅唔開心」,這個Post就有不少人回應;如「搶唔到飛睇演唱會」、「唔知應唔應該留低」、「鍾意嘅人唔鍾意自己」⋯⋯寥寥數字,寫的人把自己想講但講不出聲的心聲表達出來;看的人則可透過這些字直面自己的情緒,相互取暖。不多修飾的情感、沒經雕琢的字態,卻更能直接感受到人的溫度。


藏身在街頭隱蔽的角落、隨時出現亦可隨時消失,都是街頭手寫字的特性,Marcus形容:「可能只留一個星期就會被抹走,有種燃燒生命的感覺。」但就算再渺小、再容易被忽略、隨時被抹走,他亦希望這些微小聲音能夠被看見、被理解、被安慰,從而連結有共感的彼此。
圖1/2/5/6/7由香港街上觀察 @hkurbanrecord提供
圖3/4/8/ 9/10由香港街頭手寫字觀察 @nei_se_mud_ah提供
提供即將出版的秋季號《就係香港》亦以字為主題,用不同面向探索「字在香港」的種種。
訂閱詳情請按此
圖1/2/5/6/7由香港街上觀察 @hkurbanrecord提供
圖3/4/8/ 9/10由香港街頭手寫字觀察 @nei_se_mud_ah提供
提供即將出版的秋季號《就係香港》亦以字為主題,用不同面向探索「字在香港」的種種。
訂閱詳情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