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稍微大一點,我們開始懂得選擇的權利,手上的燈籠便是當時流行的卡通人物。男生們或許都曾擁有一個超人 / 數碼暴龍 / 比卡超,而女生們選擇更多一些,可以和公主們作伴,也不妨牽著造型趣致可愛的卡通貓和倉鼠,滿足一下那時候飼養寵物的願望。我們會愛上這些卡通人物興許是源於精彩的卡通片和電影,但或多或少亦受同輩和舖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所影響吧!中秋節吃過飯後,從窗外望向樓下,看見燈籠、螢光棒和蠟燭的光漸多才高高興興提著燈籠下樓。手上的燈籠背後代表著的,是我們渴望被認同的心。


元朗大橋街市裡面一條小巷是有名的燈籠街,每年中秋舖天蓋地的傳統手紮燈籠總吸引著人們特地前去,打卡之餘也應下節感受節日氣氛。置身在白兔、金魚、楊桃和人群之中,感覺有點像以前新年時逼年宵。其中大大小小的金魚總特別受大家歡迎,骨碌的大眼睛流露對世界無盡的好奇,鱗光閃閃的尾巴隨風搖曳,不管是順流或逆流永遠都向前游。金魚寓意的豐盛富足,指的大概不只是物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