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為城市中的藝術綠洲」為題,油街實現的新藝術空間在歷經近三年的擴展計劃後,近日正式啟用,新增了超過3,000平方米的戶外空間,而當中整體擴展項目更是圍繞著植物自然和社區參與兩大元素。無論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從自家住宅望向油街,還是走過附近天橋的街坊,都能看到油街實現新添的16棵參天挺拔的龍柏樹,如若仔細留意,更會發現當中三棵是以傾斜10度種植,並能緩緩轉動。此裝置乃是美國建築團隊Diller Scofidio + Renfro的作品,名為《賞森.悅木》,重新設計2008年利物浦雙年展的裝置,展現藝術和自然融合的創意面貌。除了龍柏樹,油街實現內更種植了百多棵果樹和野菜,在戶外空間實現本地農耕。這個與本地農夫合作的「人.樹.地」計劃,當中種植的大部分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蔬果——遊走於數列果樹之中亦能增加對農作物和本地農耕智慧的認識。
新建的兩層高玻璃建築中有「貳零貳貳同學會」項目,地下一層設有「士多」能讓遊客租借沙灘椅、水泡、玩具等設施;而一樓則是互動展覽活動空間,在未來半年將會邀請12個本地創作單位及藝術家包括鄭嬋琦+藝術在醫院+香港展能藝術會、江逸天、伊藤彥子(陳彥)、黎耀威、林嘉欣、劉景雯(UU)、莫一新+文鳳儀+莫禮駿、老正工作室、區大為、沉平、不加鎖舞踴館和黃麗茵,逐一舉辦活動分享他們各種生活體驗——如黃麗茵透過試管展示不同味道的香料食醋,與到訪的「同學」(觀眾)一起研究食物味道和食譜;又有伊藤彥子的「生日快樂卡」計劃邀請「同學」一起寫下快樂回憶;而空間亦設計得像圖書館一樣遍佈各式各樣的特別書藉,另貼上一些心得推薦,讓到訪的公眾能夠在這個空間一起「同學」。有時候不起眼的生活智慧、生活經驗也是藝術的一部分,透過鼓勵社區互動和可持續發展,或許我們都能一同參與油街實現的發展,創造這個別樹一格的「街角小清新」生態藝術社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