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22

貳零貳貳同學會

#文化藝術 #炮台山 #油街實現
藝術如何融入成為社區一部分?又如何為街角帶來清新元素?

每次路經炮台山一帶,總喜歡走到「油街實現」的那個街口,看看這幢被商廈住宅重重包圍的紅磚瓦頂建築,也喜歡看其他路過的街坊市民,會否好奇圍牆內的景貌而走進閒逛一番。油街實現位於油街和電氣道交界,對面是高聳入雲的商業大廈,四周則是新新舊舊的唐樓、洋樓、高尚住宅,附近寶馬山更是住宅和名校林立,平日除了不少專程到訪參與展覽活動的文青們外,更多是對面商業大廈的年輕上班族捧著飯盒進內用餐,放學時間附近學校學生跟同學們一起來溫書做功課、傾Project等,亦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街坊叔叔姨姨進來走個圈、坐下休息,又或借用一下毗鄰大閘的洗手間——在街角一隅為附近街坊市民提供了一個社區友善的文藝空間。



以「成為城市中的藝術綠洲」為題,油街實現的新藝術空間在歷經近三年的擴展計劃後,近日正式啟用,新增了超過3,000平方米的戶外空間,而當中整體擴展項目更是圍繞著植物自然和社區參與兩大元素。無論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從自家住宅望向油街,還是走過附近天橋的街坊,都能看到油街實現新添的16棵參天挺拔的龍柏樹,如若仔細留意,更會發現當中三棵是以傾斜10度種植,並能緩緩轉動。此裝置乃是美國建築團隊Diller Scofidio + Renfro的作品,名為《賞森.悅木》,重新設計2008年利物浦雙年展的裝置,展現藝術和自然融合的創意面貌。除了龍柏樹,油街實現內更種植了百多棵果樹和野菜,在戶外空間實現本地農耕。這個與本地農夫合作的「人.樹.地」計劃,當中種植的大部分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蔬果——遊走於數列果樹之中亦能增加對農作物和本地農耕智慧的認識。


「選擇以植物作為主要元素,我們希望能夠打造油街實現成為『街角小清新』,融和藝術和自然生態,這是現在香港藝術生態中較缺乏的一環。」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劉鳳霞博士以「街角小清新」比喻位於油街一隅的油街實現,希望透過油街實現塑造不一樣的文藝空間,客席策展人之一葉長安(Alvin)亦補充,「與其說是舉辦展覽活動吸引感興趣的人前來參與,我想油街實現是能夠吸引附近街坊的參與,把藝術帶到他們的日常生活。」


新建的兩層高玻璃建築中有「貳零貳貳同學會」項目,地下一層設有「士多」能讓遊客租借沙灘椅、水泡、玩具等設施;而一樓則是互動展覽活動空間,在未來半年將會邀請12個本地創作單位及藝術家包括鄭嬋琦+藝術在醫院+香港展能藝術會、江逸天、伊藤彥子(陳彥)、黎耀威、林嘉欣、劉景雯(UU)、莫一新+文鳳儀+莫禮駿、老正工作室、區大為、沉平、不加鎖舞踴館和黃麗茵,逐一舉辦活動分享他們各種生活體驗——如黃麗茵透過試管展示不同味道的香料食醋,與到訪的「同學」(觀眾)一起研究食物味道和食譜;又有伊藤彥子的「生日快樂卡」計劃邀請「同學」一起寫下快樂回憶;而空間亦設計得像圖書館一樣遍佈各式各樣的特別書藉,另貼上一些心得推薦,讓到訪的公眾能夠在這個空間一起「同學」。有時候不起眼的生活智慧、生活經驗也是藝術的一部分,透過鼓勵社區互動和可持續發展,或許我們都能一同參與油街實現的發展,創造這個別樹一格的「街角小清新」生態藝術社交空間。



藝術一詞總給人一種遙不可及、敬而遠之的感覺,仿佛都需要些許勇氣走進博物館、藝術展覽才能欣賞,然而藝術範疇之大,遠不止於油畫裝置,更多的藝術倒是融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處的環境之中,有待我們欣賞和發掘當中的美好。

油街實現 Oil Street Art Space
@oilstreetartspace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