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日步行或坐車遊走於大小街道之間,除非是進入商場大廈、屋苑住宅或學校建築等,走在街上我們或許未曾想過,住宅店鋪林立的行人路和車路並不一定全都是公眾地方。
香港現時仍有十數條「私家街道」,驟眼看起來跟一般街道無異,兩旁行人路上有住宅店鋪,車路上則停泊著車輛;然而走近細看,才發現它們或掛著「私家路」的藍白路牌,或貼著不同的告示,提醒車輛司機不能隨意駛入、停留、停泊。
北角明園西街便是箇中例子。從英皇道轉入明園西街,你會看到長長的斜路左邊,有一個用貨車改裝成的停車場管理處,車路兩旁用鮮明的黃色油漆劃分一個個泊車位,印著「私人車位 請勿佔用」、「月租車位」等字眼;又或加上矮身欄杆鐵鍊防止其他車輛停泊;大廈外牆亦貼滿告示,或放置一些障礙物,避免不熟悉的車輛司機泊車,把街道打造成一個「月租停車場」。有說不少現存的私家街道以前都是由同一個業主擁有,後來歷經重建發展出售業權後,才會交由一間管理公司負責集中管理私家路的車位。
昔日明園西街曾是一個大型遊樂園「名園」所在,而當年名園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多元豐富,不但有韆鞦、旋轉木馬等遊樂場常見玩樂設施,還有一系列體育設備如單車場、滾軸溜冰場、各種球類運動場地,更有動物園、劇院、舞廳,還與旁邊的酒店合作,打造整個旅遊體驗。直至銅鑼灣的「利園」開幕,競爭下名園才無法繼續經營黯然落幕,租出作電影攝影廠。沿著斜路一直向上走,街的盡頭還有一幢荒廢了的建築。
如今的明園西街,兩旁街道像是明確分成兩個時期,一邊是唐樓洋樓,還保留著昔日水磨石、銅製鐵閘等舊建築設計特色,另一邊卻是高聳入雲的新式住宅大廈。然而無論是哪種建築,外面都是一個個車位。街坊都紛紛表示,即使這些年來每日經過,都不太清楚車位誰屬,然而在泊滿車輛的街道上,街坊和車輛共享車路,也形成一種有別於其他街道的有趣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