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22

天水圍有個新北江

#社區故事 #商場 #天水圍
當菜檔/肉檔/熟食/改衣/日用品店舖放在一起,大家不免會想起街市;但若再加上補習社/診所/珠寶/美甲/速剪/五金/格仔舖……浮現在你腦海裡的,會是新北江商場嗎?

不少區外人因為當年一首網絡hip hop作品《天水圍gang gang》而聽過這個於90年代落成,位於天水圍嘉湖山莊的三層商場。但若果真正走進裡面猶如迷宮的通道上,大概會顛覆你對於商場的一貫概念:連鎖商店佔很少比例,但同一層可以擠滿以上所有種類的小店。肉檔登堂入室進駐在商場的樓上空間,旁邊是診所和雜貨店,而專賣雞蛋的小店在這裡也甚有市場。


當下經濟不景氣,吉舖在各區湧現,雖然這裡未能完全獨善其身,商場內有一些空置單位在閘門外貼上招租告示,但場內大部分時間人流依然絡繹不絕。家庭主婦在中午張羅食材和日用品,順道美甲美容;學生放學後與三五知己逛格仔舖,冷麵/雪糕/雞蛋仔/章魚小丸子是不少區內90和00後的成長回憶,年紀較小的通常會先到二樓補習社完成功課才回家;打工仔下班後來個速剪,晚餐總在米線/蛋包飯/燒鵝/水煮魚之間陷入選擇困難。由白天到晚上,商場內各式各樣的舖頭照顧著區內不同年齡層的需要。


有人會將這裡的雜亂無章稱之為「騎呢」,有人就覺得這正是多元的體現,是草根的天堂。但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樣一個商場?原因之一是由於場內業權分散,令商場雖然以字母劃分區域,但不同種類的店舖分佈並沒有整體規劃,很多單位被劃為少於100呎的劏舖分租,數千元可以有交易的租金,成為沒有太多資金的小店落腳點。


常言沒有需求就沒供應,新北江商場的喧鬧或許正正反映了區內大眾的需要。相比起毗鄰同屬「大西北」的元朗和屯門,天水圍缺少地舖和商住兩用舊樓容納日常民生小舖,屋邨商場則多被連鎖店壟斷,令居民購買的選擇少之又少;加上多年來區內都沒有公營街市,直至2020年當局才在天水圍北開設臨時街市,因為區內私營街市長期價格偏高,令很多主婦轉而到元朗市中心採購家庭生活所需。新北江商場的五臟俱全,其實就是把一整個社區對衣、食、住的需要都濃縮在裡面,且以較相宜的價格和方便作招徠。不過過度密集的食肆和菜檔肉檔,也衍生了鼠患等環境衛生問題。


由90至千禧年代的「悲情城市」,到近年的「睡房城市」(意指規劃上以居住為主,區內大量跨區上班人口,一般在晚上甚至深夜才回到社區),一個個標籤成為了區外人對天水圍的普遍印象。然而新北江商場這個「地踎」商場、天水圍公園和臭河旁等較廣闊的休憩空間,還有貫穿區內的單車徑,都構成區內獨特的風景,成為不少街坊眼中宜居的原因。

你又最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區,有一個怎樣的商場?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