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臨,除了公園湖畔上漂流的巨型燈飾,你又有沒有在街頭看過傳統中秋綵燈花牌?

元朗大同老餅家店外的霓虹燈招牌將於今年中秋過後拆卸,繼油麻地冠南華後,短短半個月間又一塊傳統霓虹燈招牌即將拆落——這是在屋宇署現行招牌監管制度越發收緊下的結果。昔日香港街道曾掛滿琳瑯滿目的霓虹招牌,一個比一個龐大,一個比一個奪目耀眼,彷彿要跟旁邊的招牌爭妍鬥麗。當年的霓虹燈牌不只是單單一個「招牌」,更是一塊大型廣告牌,向街上的市民昭告商店的存在,吸引他們到訪。


在還未有網絡世界的年代,廣告創意主要體現在手工工藝之上。以往每逢中秋佳節,餅家紛紛提前在門外搭建幾層高的綵燈牌樓,招徠客人訂購月餅——大同老餅家自1943年開店,60年代起至今每年都會在中秋搭建綵燈牌樓,掛上花燈、燈泡、六角宮燈等,與外牆上的霓虹燈牌相映生輝,令元朗阜財街也換上一抹特色風景。元朗雖然是多家本地老餅家的發源地,但仍然保留中秋綵燈花牌的卻只此一家。


如今大同老餅家的中秋綵燈牌樓只有一層高,正中央的橫樑上以書法字寫著「大同月餅」四字,兩旁樓柱上亦有一副對聯揮毫,分別寫著「元朗第一家」和「歷史譽香江」,而製作綵燈牌樓的師傅不只需要書法功夫了得,更需要精通畫藝,配合不同主題題材,繪畫花卉圖紋、風景畫、神話圖等。雖然今日的綵燈牌樓只是保留作為一份傳統特色,無需再在眾多招牌之間爭奇鬥豔,但牌樓依然採用金漆門拱,橫樑上亦有兩隻金漆木雕,用上大金大紅的豔麗色彩,為阜財街增添不少節慶氣氛。


綵燈牌樓不再,月餅種類口味也日新月異,就連冰皮月餅已轉眼成為舊時代產物。追趕著時代的步伐之際,或許今年中秋,我們用鏡頭紀錄老餅家霓虹燈牌的最後一幕之外,也可以試試傳統月餅如五仁、金華火腿和蓮蓉的風味,感受與時下大品牌標準化口味以外的「味道」,以及老餅家的傳統滋味。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