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繁華背後,若不是有隱身在大自然間的多元生趣及歷史軌跡,也許香港這個城市便不會那麼豐盛有趣。在香港面積最小的龍虎山郊野公園,以及身處百年英式平房內的龍虎山教育中心,便讓人在都市旁邊與大自然緊密互動。
從西營盤住宅街區沿著柏道徐徐向上,再轉入旭龢道,寧靜的半山街道上,偶爾會看見附近學校的學生放學回家,又會看見附近居民跑步放狗。大約步行15分鐘,便會看見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的路牌,轉入步上樓梯多走兩分鐘,便會看見隱身於大樹草叢後三幢相連建築和中心花園,正是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所處之地。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原址為薄扶林濾水池附屬職員宿舍,白色平房為當年殖民地常見的英國式建築,設有迴廊遮蔭降溫,並以石礎升高整棟房舍隔絕濕氣,在香港已甚少保留如此完整的平房,建築物亦於2010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平房外的中心花園設有不同區域,如蝴蝶區、有機種植區、薄荷區等,還有利用回收鋁罐種植花卉的試驗區。適逢下雨天到訪,正好看到樹葉上的水珠,還有活躍在雨中的昆蟲們。
毗鄰的龍虎山郊野公園是全港最小的郊野公園,但生態價值卻相當高,孕育多種動植物和昆蟲,錄得多達129種蝴蝶,能在此發現約一半香港有記錄的品種以及144種雀鳥,當中更有「極危」級別的小葵花鳳頭鸚鵡。日本藝術家 Ayumi Adachi @007ayumi 於1996年搬到香港居住,25年間一直留在港發展。去年六月起,Ayumi每星期至少到訪龍虎山一次作實地考察和創作寫生,繪畫她所觀察的環境、動植物、昆蟲,並把山上的陽光樹影、微風、水珠融入創作之中——不但繪畫不同陽光下的景色,更會把作品放於雨中,任由雨水滴落改變作品型態。
「每一次上去龍虎山,甚至是每一秒的風景都不同。我每個星期上去一次,有時會特意選天氣不太好的日子,有些作品我會加入水,有些作品我會利用陽光的陰影。這個系列還一直在進行中,至今已經有600張作品,沒有一張我認為是失敗的,它們就是紀錄了無數個『刹那』的瞬間。」Ayumi的作品記錄了這個山頭中的每一個「剎那」,當中挑選了約200幅現展於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的展覽廳內,讓觀眾能在這個與城市距離如此接近的「後花園」,靜心感受不同自然環境元素互動下的魅力,學習欣賞這個城市繁華以外的另一種面貌。
《隙光:Ayumi Adachi個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26日(逢星期一閉館)
時間:參考 @lungfushan 的開放時間
地點: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香港半山旭龢道50號)
Follow Us
︎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