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22

彩虹道街市

#飲食生活  #街市
疫情下買餸成為各家各戶均需面對的難題,無論是家樓下的屋邨街市、商場內的超級市場,還是市政大廈裡的公眾街市,總是人頭湧湧,擠滿趕著買食糧儲備的市民,一些街市也因為出現確診個案而需要暫時關閉清潔消毒。然而就在搶購潮下,屹立新蒲崗34載的彩虹道街市卻在一片空寂下如期於3月1日正式永久關閉。

彩虹道街市並非第一個因人流稀少、空置率高企而關閉的市政街市。自2018年起陸續關閉的市政街市便有荃景圍街市、筲箕灣街市和西貢對面海街市,而另外還有數個街市正就關閉翻新(如去年11月關閉香港仔市政大廈街市)或改建成其他用途作諮詢,以此解決街市空置率過高問題的同時,亦試圖為該區提供額外土地發展,如興建過渡性房屋等。


六七十年代時政府興建市政街市,決定街市地點、規模和檔位數位,主要取決於當時遷置街頭攤販的需要和該區的人口比例,《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更是訂明需為每55-65戶家庭設一個公眾街市檔位,或每10,000人設40-45個檔位,故幾乎每區都會設有大大小小的市政街市,後來更發展成配置其他公共設施如熟食市場、體育館、圖書館的整棟市政大廈中心。

雖然隨著超級市場湧現、公共屋邨街市轉型、市民購買習慣改變,令公眾街市人流減少,但市政街市的樸素熱鬧、庶民氛圍卻非燈火通明的超市和領展街市能夠取而代之,仍有不少市民喜歡在市政街市遊走於熟悉的攤販之間,購買他們的日常所需。近年政府亦啟動在新市鎮興建公眾街市的項目計劃,如在天水圍、將軍澳、古洞北、東涌市中心等7個地方興建新公眾街市,確保居住在新市鎮的市民在超市和共存街市以外,仍能享有他們的公眾街市。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