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2022

天橋城市

#社區故事 #城市規劃 #將軍澳

生活在鐵路主導興建的社區,假如一天地鐵服務暫停,居民的出入交通會受多大影響呢?

將軍澳是其中一個「以鐵路為骨幹」發展方針發展的新市鎮,從發展之初,區內住宅建設便圍繞鐵路興建,鐵路上蓋興建了不同的住宅樓盤,而從地鐵站出閘後,幾乎可以單靠連接著各個住宅屋苑的行人天橋在社區中遊走,故亦被稱為「天橋城市」——若嘗試走在街道上,便會發現街上店鋪甚少,沿途只會行經一兩間茶餐廳、藥房、快餐廳、雜貨鋪,人群主要還是聚集在各大商場和天橋之上。


在這個鐵路主導去建設的市區,若問起區內居民平日的交通搭乘習慣,總是會回答「地鐵」,原因亦大同小異,主要都是「搭地鐵最方便」、「將軍澳隧道好塞車」、「無乜巴士可以直達,要轉車好麻煩」;居住在日出康城的居民尤甚,基本上只能依賴疏落的地鐵班次出入,皆因進出康城的巴士班次甚少,只有寥寥五六條巴士路線,巴士總站幾乎冷清得不見人影,或許「地鐵」從一開始便是為居民預設好的選擇。


其實將軍澳來往九龍的行車路線主要有三條,分別是地鐵將軍澳線、將軍澳隧道和清水灣道。聽上來不搭乘地鐵還是有兩條路線選擇,然而清水灣道路途遙遠,並不方便,而隨著區內越來越多住宅落成,將軍澳隧道的交通負荷亦逐漸增加,繁忙時間的擠塞程度早已能媲美紅隧,在下午四五時起便告塞車。將軍澳區主要是私人樓宇,更以海景吸納不少中產人士搬入置業。即將竣工落成的將軍澳-藍田隧道,以及接駁直達日出康城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屆時又是否能舒緩將軍澳隧道的堵塞情況?


隨著將軍澳跨灣大橋的落成,日出康城合共13期、50座的住宅樓宇亦預計在2026年全部竣工,成為全港最大型私人屋苑。將軍澳跨灣大橋能夠接駁日出康城到將軍澳市中心,再接駁到藍田和東隧,主要是方便日出康城的居民,提供鐵路以外的另一選擇。然而,熟悉將軍澳隧道路況的市民坦言,將軍澳-藍田隧道落成或許未能真正做到與將軍澳隧道分流的效果,而跨灣大橋落成反倒會加重路面負荷,更表示更「會塞車的主因是一人一架私家車」。

距離大橋通車尚有一段時間,亦需再看巴士小巴的交通配合,到底從一開始就以鐵路主導的新市鎮,終究只是一座「孤城」,還是地產發展商口中遠離煩囂的「 夢幻之城」呢?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