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2022

街頭時尚潮流

#人文專題 #流行文化 #旺角 #銅鑼灣
動態shopping。

相比起window shopping靜止狀態的櫃窗,觀看街上途人的衣著打扮往往更充滿驚喜。現實中,縱然絕少發生如電影情節般浪漫的一見鍾情,但總有些擦肩而過的身影,某頂精緻帽子,或某條vintage裙子,在你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這些流動風景,成為行街shopping的另類樂趣。

常曰「人靠衣裝」,若果一個人穿載什麼是個人品味的反映,那麼由個人到城市,鬧市街頭上,無數衣著造型又可以體現城市的哪一面?又有哪些打扮是香港獨有的style?


早前網上再次掀起關於香港常見打扮的討論,大概是講求實際的需要過於強烈,「黑白灰」、「樸素」、「低調」甚至「沉悶」等,便成為形容港人裝扮的常見詞彙,給人不著重外表打扮的錯覺。若撇除先入為主的觀感,在不同時間和地區觀察,得出的結論或大有不同?

平日很多香港人都要跨區上班,穿著百搭、簡約的顏色和款式,節省準備出門時間之餘又能避免「時尚車禍」的發生;到了周末假日,很多上班一族其實更會花時間打扮,突顯個人風格。而在不同地區,例如旺角和尖沙咀等購物消閑地帶,總看到較多打扮入時的年輕一代行街睇戲食飯;而港島的商業購物區如中環灣仔和銅鑼灣,就不乏打扮得體的白領,在平日下班後相聚鬆一鬆。


衣著打扮代表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需要,而穿什麼、怎樣穿,亦是每個人自我形象的表達。對於生活繁忙的香港人來說,一日穿梭於多個不同場合是等閒事。棉麻質地恤衫、高腰淨色裙、寬身卡其色西裝外套等在連鎖服裝店常見四平八穩的smart causal ,便不失為好選擇。至於時下流行的瑜伽褲,也反映出大眾審美觀已由過去盲目追求纖瘦,到近年更著重線條體態美,希望塑造出喜愛運動的健康形象。而不論是流行於年輕一代間的文青風、日韓風、甚得 young-old退休一族歡心的輕便行山裝束,甚至是花呢碌的阿婆衫,這些穿衣風格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不同世代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如何隨著社會發展而改變。


展示城市的變化外,衣著打扮也是共同回憶一部分。在不同年代,總會有一些經典穿撘成為一整代人的共同回憶——80、90年代周身破洞的乞兒裝、00年代可一不可再的mk仔女look,到後來滿身名牌的潮童打扮⋯⋯這些當時煞費思量的打扮,即使有時會隨著年月逝去而變成往事不堪回首的「黑歷史」,卻成為老朋友們之間互相取笑的材料。


在街上和無數人擦身而過,觀察他人的衣著,得以窺探與我們同在一個城市裡其他人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置身其中的我們亦是這面流動大櫥窗的一部分,成為他人眼中的風景。

今日,你打算穿著什麼上街?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