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對建築物來說是如此重要,但在經常拆樓重建的香港,卻又如此難得。
蓋樓是大事,從前每次動土建屋,奠基儀式都會隆而重之,並在樓宇大門或當眼處立下基石以此存照。
這些基石就仿如建築物的身份證,寫下大樓名稱、出生年月日和地址,還有當年見證大樓落成的人甚至建造商的名字。


不同年代不同用途的建築,基石的用料、裝飾和字體各有趣味。但無論是哪一種風格,都流露出一份莊重和對未來的期許。
到了後現代建築大行其道的八十年代後,建材或結構都透明外露,玻璃幕牆取代石頭或混凝土,但基石反而鮮見於當眼的地方。
時代變遷,人的價值觀和美感也在改變。再遇到這些祝願著「崇基永固」的基石時,彷彿在提醒著我們,有些什麼失落了....
到了後現代建築大行其道的八十年代後,建材或結構都透明外露,玻璃幕牆取代石頭或混凝土,但基石反而鮮見於當眼的地方。
時代變遷,人的價值觀和美感也在改變。再遇到這些祝願著「崇基永固」的基石時,彷彿在提醒著我們,有些什麼失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