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和自然,似遠,其實很近。
香港既是一個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同時亦坐擁大小山嶺且多面環海,城市與自然相當接近——置身繁華鬧市卻能在步行距離走到維港看海景,平日只需坐幾十分鐘的車程便能到郊外遠足登山露營,走在家樓下的街道亦不難發現不同種類的花草樹木,能夠在當中感受四季更迭。
「其實城市和自然沒有所謂的距離,我們都是身處其中,只是大家未必留意到那些風景。」每天早上出門還沒有精神四處張望,到下班或許早已進入黑夜,沒能看清身處街道地方的景物——很多上班族或許都沒有時間空間,抬頭看看今天的天空雲朵、太陽月亮,旁邊的花草樹木,坐在交通工具上則爭取時間補眠,未必會留意窗外風光。藝術家譚若蘭(Cordelia)的作品正是透過手造紙營造出自然環境元素,透過手造紙的隨機的纖維紋理,比擬那些在我們身邊的山水、天空、雲朵等,猶如平日抬頭看天空時想像比喻雲朵形狀。




「我以前工作的公司棄置很多招股書,我的創作便是利用這些廢紙——把它們撕碎再攪拌(成為紙漿)。造紙的過程是難以控制的,所以我的創作更多是順其自然,看作品能帶給我們甚麼想像。」密密麻麻打滿文字和數字的文件紙張是這個城市繁華一面的象徵,而撕碎攪拌後重新造紙,文字消失得無影無蹤,紙張重新成為藝術作品,在藝術家和觀眾的想像中幻變成不同的自然景觀,猶如城市和自然之間模糊的界線、似遠卻近的關係。
15幅手造紙作品沒有選擇裱起陳列於白盒子之中,而是托裱在位於香港公園之中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中庭玻璃窗上—中心前身是已婚英軍宿舍卡素樓,而玻璃窗正是當年宿舍的窗戶,作品配以不同燈光轉換顏色呈現,就像模擬平日窗外風景及日夜間的景色變遷。「若天氣較陰沉或在較晚的時間,牆壁上會更清楚看到投射的樹影;展覽期間定時亦會有紙葉從高空飄落。」若細看飄落的紙葉,會發現有楓葉、銀杏和那些平日街道地上常見的樹葉種類,配合藝術家於香港公園收錄的鳥聲,彷彿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欣賞那些平日在城市中無暇留意的自然風光,珍惜這種城市和自然的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