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茶餐廳和冰室,除了各款包點西餅、港式奶茶、西多士等的港式風味,更常被提及的,或許是當中的一份「人情味」。
傳統茶記或冰室獨有的那份「人情味」到底是甚麼呢?是老闆伙計能認出經常光顧的熟客?記得他們的口味,在他們剛踏入餐廳還未說一句話便替他們下單?還是在不太忙碌時會走到熟客旁邊聊天,在每日交流下熟悉了解各人的家庭狀況和自身故事?全年不休地開門營業的茶餐廳和冰室,每天有不同的人進出,但即使短暫停留,卻總有很多對話和故事發生。
為了研究香港茶餐廳文化,黎的琛 @caacaanteng曾深入觀察研究近20間港式茶餐廳或冰室,並在九龍區某間冰室擔當伙計三個月,以另一重身分體驗當中的「人情味」。「有一日,一個總是早上光顧的熟客老伯在下午茶時段才出現,我們問起時,他說因為今天家裡要維修,又剛好說起門鐘好像沒電。老闆便立刻在店裡找了幾顆電池給老伯,教他回家換電;有一次我問茶餐廳老闆什麼是人情味,他指著那個在水吧幫忙修理的街坊熟客;這幾年來店裡一些小裝修都是交給這個熟客免費幫忙。」雖然這些顧客和伙計之間的關係,只存在於小小的空間之中,踏出餐廳以外他們的生活或沒有任何交雜,彼此卻因為交換日常瑣事、家庭雜項、生活近況而滋養出一種親密關係。
「我小時候總跟著媽媽去冰室,不會去很遠的,就在家附近那間。在我看來,茶餐廳、冰室都是屬於該區的居民,在那裡建立一份社區的連繫。」插畫師 Alison @a.h.inkpen在繪畫介紹香港特色飲食空間期間,曾到訪不同的老字號茶餐廳和冰室觀察,記錄他們的裝潢特色和故事。「現在很多人會特意跨區到訪一些懷舊冰室打卡,但我更希望大家能多去自己家附近的茶餐廳和冰室,重新建立起那份連繫。」
咖啡店向來是一個重視個人空間的地方,讓顧客享受安靜、不受打擾的時光;茶餐廳和冰室卻是一個鼓勵交流溝通的聚集地,讓街坊甚或伙計之間能隨意聊天對話,然而近年亦多了咖啡店希望打造Community Café,成為街區的一份子,與附近居民顧客建立連繫,是否能代替茶餐廳和冰室的存在呢?
《情味飲冰室》冰室茶餐廳文化展
日期:即日起至7月31日
時間:早上9時至晚上6時半
地點:@contrast_hk (長沙灣福榮街512-518號依時大廈地舖)
*分享會:5月13日 晚上6時半至8時
Follow Us
︎
︎
Contact Us